香港马会开奖结果 记录 > 部门办公 > 办公室 > 姝f枃

我校博士生蔡开泉荣获全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新闻网

鏉ユ簮锛毼粗   銆浣滆咃細admin娴忚娆℃暟锛 娆°銆鍙戝竷鏃堕棿锛2019-01-29 16:42

  我校博士生蔡开泉荣获全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新闻网我校博士生蔡开泉荣获全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点击数:加入时间:2012-06-20 6月20日下午,“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经过学校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蔡开泉当选“2011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文/摄影 丁永斌) 附:心有梦 行无疆——蔡开泉先进事迹蔡开泉,男,中共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署名获奖人(排名第5,学生排名第2),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署名获奖人(排名第3,学生排名第1)。2010年在北京教育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获“北京高校成才表率”称号,并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召开的北京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总结部署暨表彰大会上作为唯一学生代表作了主题发言。 2000年,承载着父母的期望,蔡开泉从福建莆田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进入民航数据及新航行系统重点实验室,攻读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学位,开始了自己的航空航天科研梦想之旅。2006年提前攻博,跟随“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军老师从事民航空域运行监视与控制方向的研究。【脚踏实地,扬起科研之帆】让他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民航空域运行监视与控制结下缘份的,还是2004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空管建设与发展展览会。偶然的机会,蔡开泉负责展览过程中讲解和维护一套空域管理与评估系统。展览会云集当时国内空管领域技术实力最强的科研单位,参观展会的包括空管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各类民航用户。为了能够完成这项任务,蔡开泉卯足劲头,不日不夜,翻阅国内外资料、恶补空管专业知识、努力学习这套系统,终于以一个月的时间深入了解了这套花了3年的时间由5家单位共同开发完成,拥有有5个子系统、50余个功能的应用系统。并在讲解和维护过程中获得参观人员与展览组织单位的高度认可。正是这次展览活动燃起了蔡开泉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浓厚兴趣,开始跟随张军教授从事空管科学研究。进入实验室后,蔡开泉对于实验室分配的工作任务,从来都按照高于要求的标准提前完成。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作风,使他在科研团队中快速成长。一次,在查阅国外发表的一篇关于飞行程序基线转弯程序设计新算法的学术文章时,他发现文章所提出的设计算法在碰撞风险评估算子的设计方面可能存在漏洞。于是,他决定重新实现这篇文章中的算法,最终证明了文章中所提的算法的确存在设计漏洞,并指出了该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导师知道这一结果后,赞许地说:“要保证技术调研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就要有科学的批判精神,要做好科研就要有开泉这样的钻研劲!”蔡开泉顺利踏上了空管科技创新实践之路。【勇挑重担,创新成就梦想】作为一名博士生党员,蔡开泉认为,不仅要通过科学研究过程实现自己的成才目标,更要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勇挑重担、争做表率。 2005年的秋天,蔡开泉攻读硕士学位的第二年。导师在参加完一次全国空管领域的高层会议之后,决定成立“全国空域缩小高度层垂直间隔技术研究”项目小组,开展飞行高度层间隔由600米缩小至300米的安全监视与评估技术研究。由于平时的突出表现,导师决定让他任组长。得知这一消息时,他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导师将如此重大的一个项目交给他,说明导师对他高度信任;紧张的是这个项目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为实现300米的飞行间隔欧美航空发达国家历经了10余年才攻克了此项技术。而对于我国,计划在3年之内实现,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此外,该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空管运行的方方面面。挑起这个担子,甚至有可能影响他毕业的进程。面对上述困难,蔡开泉并没有退缩。在导师的鼓励下,他迎难而上,接下了这个任务。项目开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国内数据资料的缺失、基础技术手段的落后、国外核心技术封锁等系列问题,成为摆在项目组面前一道又一道的难关。面对困难和挫折,大家苦恼过,但始终没有放弃。导师经常鼓励大家,“唯有三倍乃至十倍于常人的努力方可有所成就”。没有数据资料,他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空管部门取得联系,与国际上该领域最顶尖的技术专家进行技术交流与研讨;没有基础计算工具和分析工具,他带领组员调研空管用户需求,组织项目组重新设计开发工具;没有核心技术,就充分发挥北航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和科研平台,反复地进行模拟试验,仔细分析试验结果,提炼技术原理。正是由于蔡开泉和同伴们的这股闯劲和韧劲,2007年,项目研究成果“空域运行安全和监视平台”成功地应用于全国空域的飞行高度层改革中。作为中国民航局代表,他参加了国际民航组织空域运行安全评估专家组会议,并向国际民航组织提交了中国高空空域的安全评估报告,得到了国际民航组织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项目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进行成果评审与鉴定时,导师感慨道:“没有开泉,这个项目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完成!” 然而,蔡开泉并未因为阶段性成果的取得而放慢科研工作的脚步。2007年底,他得知实验室正在开展民航飞行运行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正进入攻坚期,正需要投入人员进行集中研发工作。而这个项目也正是他个人的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因此,蔡开泉主动向导师请求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并负责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关键技术的攻关。作为项目小组长,他觉得自己应当冲在最前面,因此经常是实验室里最早到和最晚走的,项目工作紧张时甚至经常熬夜,最长的一次是5天下来总共睡了10个小时。实验室的老师和项目组的同学给了他“铁人”的称号。在导师的组织与带领下,经过了蔡开泉和他所在的团队近两年多的努力,该项目顺利地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民航的一线生产运行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项目的成果也因此获得了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蔡开泉也成为排名第三的署名获奖人。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也更坚定了他一步一步地迈向科研高峰的梦想!【榜样示范带动团队成长】对于个人与团队,蔡开泉时刻谨记导师张军教授的教诲:单兵作战式的“散兵游勇”能力有限,有组织有纪律的“花样游泳”才能展现出最强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他自觉在科研团队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带头作用。围绕空域运行监视与控制这一研究方向,蔡开泉协助导师带领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团队进行实验室所承担的相关科研和工程项目的研究,共同开展学术研讨、技术攻关、系统研发以及部分工程应用工作。但是由于项目组的师弟师妹在个性和能力上的差异性,再加之项目技术攻关的工作量大,难度高,如何构建高效团队是摆在蔡开泉的一大难题。面对困难,蔡开泉通过分析各成员的特点,有效分工;耐心地与师弟师妹进行沟通,提高团队凝聚力;协助指导师弟师妹的学位论文选题、课题研究、学术论文修改等工作。一位师妹刚进入实验室时,对于空域监视与优化方向的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技术方法不甚了解,常常陷入迷茫、沮丧的情绪。作为师兄,蔡开泉从她的兴趣、已掌握的知识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多次与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供了详细的学习资料,并为她拟定了硕士期间的研究选题。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蔡开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于她,一步步指导她的课题进展。最终,她在刚刚结束的毕业答辩中获得了优秀硕士论文。在她学位论文的致谢中,特别提到:感谢敬爱的蔡开泉师兄对我殷切关怀与深刻指导,对我的硕士研究生生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我的良师益友!作为实验室里的师兄,在蔡开泉指导的协助下,完成本科毕业设计、硕士课题的学生已经有十几名。无论是协助指导师弟师妹的兢兢业业,还是科学研究上的刻苦钻研,蔡开泉总是能激励着身边的人积极进取。而面对大家的赞赏,蔡开泉经常说:“我从团队中来,我还回团队中去。” 蔡开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始终扮演着一个热情坚韧的“正能量源”。这种 “正能量”,使得他在科技创新实践中率先垂范,冲在最前线,带动团队中他人的共同进步。编辑:廖 行



         

上一篇:我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 部署2013年工作-山东工商学院-Shandong Te
下一篇:合家欢动画电影《疯狂海盗团》确认引进 开启奇幻冒险之旅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302号